2023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练习(二)
- 时间:
- 2022-12-31 19:09:55
- 作者:
- 巢老师
- 阅读:
- 来源:
- 山东教师资格证




一、单选题
1.“劳心者治人,劳力者治于人”的中国传统儒学思想把教育与( )相隔离。
A.生活 B.经济 C.政治 D.生产劳动
1.【答案】D。解析: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。这句话的意思是“脑力劳动者统治别人,体力劳动者被别人统治”。
2.学习过程就是尝试错误的过程这一观点属于哪种学习理论( )。
A.行为主义 B.认知主义 C.人本主义 D.建构主义
2.【答案】A。解析: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流派中,桑代克的联结-试误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渐进的、盲目的、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,因此题干是行为主义流派的观点。
3.下列说法错误的是( )。
A.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对其子女进行体操和军事训练
B.雅典教育只重视读、写、算、音乐、文学、政治和哲学方面的教育
C.儒家的经典著作“四书”和“五经”是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
D.在欧洲封建社会里,教会教育的内容是“七艺”
3.【答案】B。解析:雅典是全面和谐的教育,德智美全面发展,所以B错误。
4.学生课前预习,带着不懂的问题去上课,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注意听讲,这种注意方式属于( )。
A.有意注意 B.无意注意 C.无意后注意 D.有以后注意
4.【答案】A。解析: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,是有预先目的、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、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。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性的听课,这种注意方式属于有意注意。
5.“四书”“五经”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,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( )。
A.《大学》 B.《中庸》 C.《论语》 D.《春秋》
5.【答案】D。解析:“四书”是指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、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;“五经”: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因此选项D《春秋》属于五经,不属于四书。
6.一名调皮的学生屡次扰乱课堂,教师请他站到教室后面,在这里教师运用的强化类型是( )。
A.正强化 B.负强化 C.惩罚 D.消退
6.【答案】C。解析:题目中教师通过让这个学生站到教室后面,从而减少了他在课堂上扰乱课堂的行为,实质上是通过呈现厌恶刺激,从而减少个体某种行为的频率,故答案选C。
7.古语“生而知之者,上也;学而知之者,次也;困而学之,又其次也;困而不学,民斯为下矣”体现了教育的( )。
A.政治功能 B.社会功能 C.个体功能 D.文化功能
7.【答案】C。解析:孔子说:“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;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;遇到困难才学习的又是次一等的;遇到困难仍然不学习的人是最下等的了。”此句话强调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。
8.教育系统中最基本的关系是( )。
A.教师与行政人员 B.教师与学生
C.教师与校长 D.教师与教材
8.【答案】B。解析:教育系统中最基本的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。
9.《学记》中的“学不躐等”体现了教学中( )。
A.巩固性原则 B.因材施教原则
C.循序渐进原则 D.启发性原则
9.【答案】C。解析:循序渐进原则,也称系统性原则,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,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、基本技能,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。“学不躐等”指学习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进行,“躐”指超越,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。
10.试图以心理学的“统觉”理论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是( )。
A.夸美纽斯 B.昆体良 C.赫尔巴特 D.杜威
10.【答案】C。解析:赫尔巴特试图以心理学的“统觉”理论来说明教学过程,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,即明了、联合(联想)、系统,方法。
二、判断题
1.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不同历史阶段,教育的性质、目的、内容等各不相同,不同时期教育有其不同的历史形态、特征。这体现了教育的阶段性。( )
1.【答案】×。解析:这体现了教育的历史性。
2.西汉初期实行的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历史性。( )
2.【答案】√。解析: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体现了教育受历史发展阶段与特点的制约,故体现了历史性。
3.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,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,这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。( )
3.【答案】√。解析: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性,根本属性是社会性。
4.艾宾浩斯的研究表明,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,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度的很快,以后逐渐缓慢。( )
4.【答案】√。解析:艾宾浩斯(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)的“遗忘曲线”。遗忘的进程不均匀,有先快后慢的特点,曲线表明: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,以后遗忘逐渐减慢。
5.社会主义的教育也是具有阶级性的。( )
5.【答案】√。解析:只要阶级存在,教育的阶级就存在。
6.火灾发生时,人们惊慌失措甚至不知道门在哪里,这时的情绪体验为激情。( )
6.【答案】×。解析:此时的情绪应该是应激。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。
7.学生小李去过几次小朋友家,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,认识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性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。( )
7.【答案】×。解析:认识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思维具有了可逆性。
8.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一对矛盾关系。( )
8.【答案】×。解析:两者并不矛盾,在教学过程中,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要相统一。
9.儿童认识到客体尽管外形发生了变化,但其属性不变,这说明儿童的认识发展进入具体运算阶段。( )
9.【答案】√。解析:儿童认识到客体尽管外形发生了变化,但其本质不变,说明儿童能够把握问题的本质,所以这个阶段表明儿童已经进入具体运算阶段。故该说法正确。
10.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诞生于法国。我国最早的师范产生于清末。( )
10.【答案】√。解析:教师职业的专门化以专门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的出现为标志。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诞生于法国,我国最早的师范教育产生于清末上海的“南洋公学”。
以上就是2023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练习(2)的相关内容。想了解更多关于山东教师资格相关信息,可关注山东教师资格网。我们将为您提供更多的考试公告、教师招聘、报考指南、报名时间、山东教师招聘考试真题、教育新闻等相关信息。
